现代职业教育02期
添加时间:2020-04-02 阅读次数:1125
课题_人才培养
网络体育社群对高校学生体育态度的影响研究 李亮宇;1-3
高职校园技能型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培养的探索 董袁泉;4-5
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维度探讨 梅青;6-7
播种希望,化作春泥,收获芬芳——大学生就业指导经验交流 龚菊梅;刘修树;范高福;何晓丽;8-9
浅析电子商务平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 朱琳;10-11
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职—本科衔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刘志芳;周卫;伍银波;薛金水;张卿;12-13
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韵;14-15
基于学徒利益角度的现代学徒制保障机制研究 吕亚男;温贻芳;柏余杰;16-17
由“不合理认知”引发的心理危机案例分析及思考——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 刘芳岑;18-19
砥砺初心使命,争做新时代高校“四有”思政教师 徐井柱;20-21
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徐松;王力;22-23研讨◆探析◆反思
上海市中职学生计算机专业课学习兴趣调查 夏燕;1-3
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郑夏燕;4-5
职业高中语文选修课应以地方文化为内容 张红标;6-7
浅淡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与改进方法 邓钦;8-9
浅谈中职学校思政教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陈琴;10-11
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融合教学刍议 侯亚萍;12-13
浅谈中职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谢春菊;张素梅;14-15
浅谈中职客房中式铺床技能竞赛项目有效训练策略 谢婉霞;16-17
基于工作室教学的信息技术类技能大赛训练模式研究与实践 周伟;18-19
基于中职学校操作技能的“以赛代考”考核模式探究 潘旭;罗宗叶;20-21
以技能训练兴趣小组为抓手,促进专业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——以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为案例 赵秀玉;22-23
浅谈会计技能竞赛对中职会计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姚美儿;24-25
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践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彭丹;26-27
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与校企融合的相互促进 张金艳;李晓霞;王冠雄;28-29
浅析国家级重点中专栾川县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经验及社会意义 曹向前;30-31
浅谈中职数控铣工实训课程改革 任双双;32-33
技工院校教师教研、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车太杰;34-35
信息化时代机械制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樊璐;36-37
关于壮族民歌在中职语文中可行性初探 何淑秋;38-39
插上“诵读”翅膀——中职学生文言文语感训练的探讨 张小娜;40-41
探究听障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张璇;42-43
基于翻转课堂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探析 尹吉丽;44-45
首饰设计工作室教学探索 吴晓丽;46-47
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+信息化教学初探 肖乾坡;48-49
技工教育采油实训基地共享模式探讨 王鑫;50-51
中职院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车丽;52-53
基于学习任务群的中职语文教学设计构思 屈冬敏;54-55课题_教育研究
注册入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房绪;24-25
日常生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夏开武;郝霞;26-27
后喻文化背景下青年学习模型的建构 葛文鑫;28-29
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张诺;30-31课题_专业探讨
初探李鸿章对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影响与贡献 周婷;32-33
传承与推广压花艺术的实践与体会——以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师生开展贵州支教筑梦活动为例 黄澄;杨丽华;黄敏淳;林秀莲;34-35
基于动力电池温度监控研究 余颖舜;龙志军;李华智;36-37课题_院校治理
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探析 张明雷;王新荣;38-39
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方法研究 黄炎;谢雨;40-41
“第三课堂”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 刘明鑫;高长花;谢林辉;黄惠龙;吴秋白;42-43
精细化管理在学生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梁惠婷;44-45
高职院校老挝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升途径探讨 普光琼;曹馨匀;46-47
协同共建、双主体育人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——以潮汕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测专业为例 李晓艳;庄晓纯;48-49
基于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“12334”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谢晓轲;50-51
校企共建冶金机械专业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程志彦;樊鹏;赵楠;52-53
学分制下高职院校选课问题与对策分析 彭朝阳;54-55课题_专业教学
基于“输入—输出假说”的中职英语听说教学改革实践 张佳妮;56-57
职场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究——以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玫洁;58-59
西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分析 刘莉娟;60-61
网络自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究 赵迪;62-63
产教融合背景下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陈金伟;杨铃;陈大华;李四红;温建强;64-65
基于R-PDCA循环的课程教学改革——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为例 朱小芹;66-67
基于SPOC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姜旗;张建华;68-69
思维导图在历史材料题中的应用——以2019年全国卷第47题为例 王红;70-71
智能手机教学“寓教于乐”背后的反思 张校菲;72-73
大学生卓越心理课教学设计——以“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”为例 胡靖宜;74-75课题◆专业◆应用
论全程全方位育人视域下中职语文课程“思政入课堂”的研究与探索 罗予;56-57
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文化基础课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启迪 黄明疆;58-59
基于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效果分析 戚超;周秀方;60-61
民族中职校德育多元化评价方法研究 关金浪;62-63
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中职德育工作者如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 严妹灵;64-65
基于“中国精神”教育的德育实施策略及途径研究 刘崇健;王慧珍;66-67
民族中职校德育多元化评价目标研究 黄丽霞;68-69
略论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蓝鹏云;韦燕菊;梁禹;70-71
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 王柱宝;李东魁;72-73
校企合作下的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——以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为例 刘学谦;张良锋;74-75
团体沙盘游戏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改善的研究 夏晓辉;76-77
基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普及型财税专业人才培养探析——以广西银行学校为例 陈素萍;78-79
湖南技工院校“一体化”教师培养现状对策研究 李会明;易奇;江群;80-81
新型农民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及其管理策略——农村中职学校家校合作育人模式的个案研究 肖善军;刘志萍;李云海;漆月华;肖风梅;梁林;82-83
关于供给侧改革下职业院校专业升级与调整的思考 尹航;84-85
手机辅助教学探索 王盛东;86-87
基于“课岗证赛”相融合财务会计课程改革与实践 覃仕克;88-89
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谢冠楠;王文庆;90-91
教学诊改视角下农村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陈冬桂;92-93
模拟人在健康评估教学中两种应用方法的效果比较 卢飞杏;王爱明;符海英;黄燕卿;陈金美;94-95
眼视光学从业人员的现况调查分析 任晔;王松;王雅迪;李杨;96-97
中职数学课堂分层次教学探究 王江虹;98-99
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技巧的训练 陈楚欣;100-101
跟着黛玉游古官邸——中职语文同建筑专业相融合的课堂实探 马绮聪;102-103
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嵌入职校生思政课教学应用研究——以哲学与人生课程为例 窦彦博;104-105
“翻转课堂”模式在中职德育课的应用研究 王瑞阁;106-107
思维导图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张琼瑶;108-109
情景教学在中职卫校人际沟通教学中的应用 吴芳;110-111反思◆经验◆课程
关于曳引驱动乘客电梯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冯志强;76-77
3D打印技术及其对机械教学的启迪 刘永利;78-79
浅析曼荼罗图形艺术形式对艺术设计的启示 杨凡;80-81
西部新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反思 姚淑红;82-83
对解剖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岳应权;马晓萍;84
解读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学生思想现状与教育策略 文雁;85-87
大生活,微写作——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语文微写作教学探究 郭艳秋;88-89
活用比较法,助推散文情感体悟——以《故都的秋》为例 周佳曦;90-91
透过教育生态化探析高职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顾李星;92-93
渗透文化意识培养的英语语篇建构策略 柯言;94-95
将英语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孙野;96-97
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王帅;98-99
浅谈微课制作的流程与技巧 朱玉燕;100-101
浅析高职院校科研现状及对策——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黄静;102-103
校园文化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教师群体的困境与对策 赵磊;104-105
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——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 陈保中;106-107
开展个人行为科学性课程教育的意义 刘德权;108-109教学◆教法◆师资
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探析 谢静;110-111
基于职业英语能力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毛尚丽;112-113
基于“互联网+”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张萍;114-115
以就业为导向优化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路径探析 文璨;116-117
一致连续性的课堂教学建议 陈彦;118-119
管理学思维下的高等数学教学 董仲超;120-121
基于QT的嵌入式实验教学探讨 戴军;122-123
幼儿舞蹈分段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王巧兰;124-125
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课程“双结合”教学模式探讨 白华艳;126-127
海外中华料理课程教学初探——以韩国汉拿大学为例 郑兴武;128-129
高职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学教学模式探索——以德宏职业学院为例 李能仙;姜加辉;汤果怡;马云肖;130-131
大数据时代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满兴燕;132-133
高职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究 黄英;134-135
案例教学法在新媒体营销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任源;136-137
以退为进,从“导演”到“幕后”——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汪宜;138-139管理◆师资◆培德